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36篇
  免费   1847篇
  国内免费   2229篇
系统科学   2480篇
丛书文集   1029篇
教育与普及   2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2篇
现状及发展   29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7025篇
自然研究   3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570篇
  2021年   647篇
  2020年   644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683篇
  2016年   725篇
  2015年   1157篇
  2014年   2026篇
  2013年   1448篇
  2012年   2373篇
  2011年   2403篇
  2010年   1857篇
  2009年   2088篇
  2008年   1901篇
  2007年   2525篇
  2006年   2320篇
  2005年   2070篇
  2004年   1875篇
  2003年   1587篇
  2002年   1310篇
  2001年   1194篇
  2000年   1012篇
  1999年   999篇
  1998年   789篇
  1997年   724篇
  1996年   666篇
  1995年   618篇
  1994年   616篇
  1993年   508篇
  1992年   477篇
  1991年   422篇
  1990年   414篇
  1989年   364篇
  1988年   335篇
  1987年   235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虽然目前大气中含量远小于二氧化碳,但排放增长率却大于后者.研究区域为上海市黄浦江支流苏州河和淀浦河,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城郊春夏的甲烷排放的差异,探讨甲烷产生的机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这将有助于研究河流甲烷排放对于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河流甲烷主要来源于水中沉积物,其产生与水质、温度等因素相关;同时甲烷摩尔浓度与硝酸根离子质量体积比存在负相关性,与铵根离子质量体积比和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针对现阶段微观剩余油研究中可视化精度低、微观剩余油与矿物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明确以及形态分类描述不完善等问题,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 以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图像为基础资料, 联合能谱(EDS)分析资料,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2油层组和长9油层组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并探讨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结果表明, 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由孔隙的大小和形态以及与孔隙相接触的边缘矿物的性质共同决定, 不同类型孔隙对剩余油的赋存能力取决于孔隙边缘矿物的形态、表面粗糙程度、比重和润湿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据此, 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残留油团、半自由油岛、半自由油雾、半自由微油团和束缚油5个类型。  相似文献   
73.
74.
基于NSSE-China测量工具,结合N大学实际情况及研究需要,选取部分指标,最终编制了《N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通过对N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N大学在学业挑战度和生师互动上得分较低,且N大学本科生教学质量存在问题,最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76.
利用稀疏重构类方法进行雷达微波关联成像时, 传统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OMP)算法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均需要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小二乘解, 导致成像算法计算复杂度随矩阵规模和迭代次数增加而急剧攀升。针对此问题, 结合频率捷变思想, 提出了一种改进OMP算法的稀疏目标微波关联成像方法。首先, 阐明了微波关联成像机理, 并构建了微波关联成像信号模型; 然后, 利用共轭梯度法对OMP算法中的最小二乘求解步骤进行了改进, 并分析了改进后算法的计算量; 最后, 通过与最小二乘成像方法、匹配滤波成像方法和基于传统OMP稀疏重构的成像方法进行计算机对比仿真实验, 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丹江口水库和汉江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污染现状与分布规律, 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 于2014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对丹江口水库及汉江沿程的ARGs多样性进行检测。分别在春秋两季样本中检测出21和19类ARGs, 其中9类ARGs是水体ARGs的主要组成部分。杆菌肽类ARGs是水体中最主要的ARGs, 而β-内酰胺类ARGs在春季丹江口水库陶岔采样点中占比最高。秋季水体各采样点的ARGs组成结构差异比春季小, 通过NMDS和ANOSIM分析发现ARGs的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 甲氧苄氨嘧啶类、多粘菌素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是具有显著季节差异的ARGs种类。由相关性分析发现13类具有互相显著强相关关系的ARGs, 其中相关性最强的ARGs很可能共存于一种微生物中。此外, 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ARGs可能作为预测水源区中与其共存ARGs相对丰度的指示种类。研究结果可为饮用水源区的水质保护和ARGs 污染防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景观特征研究多以大尺度为主且以自然条件为基础, 缺少实际管理意义的问题, 尝试从县域层面进行景观特征单元的划分, 并与现有行政管理单元相结合, 提出发展建议。依据武胜县30 m高程、坡度和土地利用数据, 将武胜县域划分为100 m×100 m的栅格网络, 利用 ArcGIS和SPSS进行二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武胜县可以划分为7类景观特征管理单元, 单元内部自然地理特征相似, 组间差异显著。将武胜县按聚类结果划分为较单一镇域、较单一村域和较复杂村域 3 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并分析较复杂村域的成因, 提出管理策略。最后, 从景观特征保护出发, 对武胜县 7 处建成区提出规划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9.
By linking measures of forecast accuracy as well as testing procedures with regard to forecast rationali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ggregated survey forecasts with forecast horizons of 3, 12, and 24 months for the exchange rates of the Chinese yuan, the Hong Kong dollar, the Japanese yen, and the Singapore dollar vis-à-vis the US dollar and, hence, for four different currency regim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predictions is initially assessed utilizing tests for unbiasedness and efficiency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investigated forecasts are irrational in the sense that the predictions are biased. As on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t is subsequently shown that these results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an alternative, less restrictive, measure of rationality. Investigating the order of integration of the time series as well as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s, this empirical evidence suppor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ajority of forecasts are in fact rational. Regarding forerunning properties of the predictions, the results are rather mediocre, with shorter term forecasts for the tightly managed USD/CNY FX regime being one exception. As one additional important and novel evaluation resul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currency regime matters for the quality of exchange rate forecasts.  相似文献   
80.
 时间和空间存在,尺度存在,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本体论意义上的,又叫“本征尺度”)也存在。对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认识的基本原则是让“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操作尺度”(方法论意义上的,又叫“表征尺度”)与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相契合(认识论意义上的)。这是生态学实验时空尺度关联实在论。在具体的生态学实验过程中,有些生态学家或坚持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不存在,或坚持其虽然存在但是不可认识,从而走向工具论和经验建构论(反实在论)。这种立场与生态学认识的基本宗旨--认识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相违背,应该抛弃。而且,某些生态学家或出于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本身认识的困难,或出于“不发表便出局”及其他原因,一是将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之时空简化为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没有考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普里戈金的“内时间”乃至引伸出来的“内空间”时空观,以及莱布尼兹的关系“空间观”乃至引伸出来的关系“时间观”,二是没有选择恰当的“粒度”和“幅度”进行实验,造成“用度失当”之误,三是没有进行充分的多尺度分析,造成“聚集偏差”,四是没有建构合适的模型,造成“鼠夹捕象”现象,五是没有正确识别“特征尺度”,造成“生态学谬误”。生态学实验者应针对上述不足,坚持正确的时空观,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对生态学实验对象尺度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